第18章 管仲改革-《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》
第(3/3)页
大量基层官员被派往吴地,这些基层官员带来了更为先进的农耕技术。通过传授农耕技术,让吴地百姓不再抗拒淮国,同时改革原本吴国繁杂的税收。
让百姓对淮国有归属感,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虽然缓慢,但是效果非常不错。王晟将吴地划分成十二个县,六十个乡,让学宫的弟子前去管理,同时为了防止吴地有人不服王化,王晟将大量立功的士卒分封在每一个乡中。
每一名士卒最少也有百亩之田,同时大多会担任各地卒帅,维持地方治安,帮助税吏收取赋税。战时会帮助征调民壮兵员。
淮国施行的是募兵制,半募兵制和农兵制,募兵制则是完全脱产的士兵,这一部分士兵是精锐中的精锐,藤甲兵,羽林军(骁果军改成羽林军了)都是这种,其中多是父子都在军中,家中有赏赐土地,凝聚力极高。
这些职业士兵中五人为一伍,二伍为什,设什长一人,五什为屯,设屯长一人,二屯为百,设百将一人,五百人,设五百主一人,一千人,设校尉一人。战时以千人为一个作战单位。这种编制可以让战士们在指挥中灵活作战,如臂驱使。
而且即便是战败了,也可以很快重新组成军阵。但是代价极高,以淮国之富裕,也不过是养了一万五千余人。
剩下的半募兵制则是半脱产的士兵,每月训练一旬,同时分发武器盔甲弓弩,同样有赏赐土地,农兵就是全民皆兵了,只是在闲暇时间训练,平时务农,一个月只是训练两三天。
吴国这里的士兵大多都是半募兵制和农兵。只有表现优异,或者立下大功的才能晋升。当然农兵因为战力不高,绝大多数都是辅兵,这个时代中,诸侯的军队大多都是农兵,只有精锐才是半募兵制。
按照现实历史上的发展,要等到战国时期的魏武卒才是募兵制。淮国的出现,让募兵制早了几百年时间。
吴国有人口百万,只要完成了这一番改制,整个吴地就能被淮国掌控。到时候仅仅是吴国就能组建数万精锐。
也正是有完全脱产的藤甲军在,配合上淮国的其他士兵,淮国大军才能所向披靡。淮国这种跨时代的军制也是当初子珏根据前世魏武卒来创立出来的。
第(3/3)页